首页公司概况新闻中心产品中心销售服务技术支持客户案例购车流程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销售经理: 马经理
  • 联系电话: 138 7289 0055
  •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微信号: m13872890055
  • 邮件: mk@hbclqcw.com

微信扫码
不仅是专业的导购
还是聊车的好伙伴

推荐新闻NEWS DISPLAY

别急着买车 国七"双杀"政策落地

作者: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80 发布时间:2025-09-23 10:55:40

分享:
近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透露,正在制定的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将引入一项重大变革:从单一的车型排放限值管理,转向“单车型排放限制”与“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并行的双轨管理模式。

近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透露,正在制定的机动车国七排放标准将引入一项重大变革:从单一的车型排放限值管理,转向“单车型排放限制”与“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并行的双轨管理模式。

这一政策转向,不仅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排放监管从“单车控制”迈向“总量管理”的新阶段,更将对整个商用车产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李天威司长的表态,首次明确了国七标准在管理思路上的根本性转变:

单车型排放限制:延续并加严传统的单车排放限值。这意味着,未来每一款上市的商用车车型,其尾气中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严格限值。无法达标的车型,将无法获得型式认证,更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企业平均排放强度:这是全新的要求。它不再局限于单一车型,而是将车企旗下的所有车型视为一个整体,计算其平均排放水平。类似于欧盟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如果一家车企的平均排放强度超标,即便其所有单车都符合“单车型排放限制”,也将面临巨额罚款或限制销售等严厉处罚。

分析:

这一“双轨并行”的模式,其政策意图十分明显:

倒逼技术升级:通过严苛的“单车型排放限制”,强制车企在发动机燃烧效率、尾气后处理技术(如更高效的SCRDPF系统)以及整车的节能减排技术上进行突破,淘汰技术落后的产品。

推动产品结构转型:“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则是推动商用车产业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指挥棒”。为了满足平均排放要求,传统燃油车占比高的车企必须大幅增加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零排放或低排放车型的产销量,以“稀释”其传统燃油车的排放数据。这将从宏观上加速整个行业的能源结构转型。

对商用车行业的深远影响

国七标准的“双管理”模式,将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全方位地重塑商用车行业。

1、技术研发与成本压力骤增:

传统燃油车技术逼近物理极限:为了满足更低的单车排放限值,发动机和后处理系统将变得异常复杂。据行业专家预测,国七标准的实施将使单车的后处理成本增加4000-6000元。这对于利润本就微薄的商用车行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成本压力。

零排放技术路线竞争白热化:在“企业平均排放强度”的压力下,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可以预见,未来对纯电动重卡长续航、快充电技术,以及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可靠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将呈指数级增长。

2、产业格局加速洗牌:

“先发”与“后发”差距将被迅速拉大:那些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早有布局、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矩阵完善的企业(如部分头部车企和新兴新能源品牌),将能够轻松满足“企业平均排放强度”要求,并借助政策红利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反之,那些严重依赖传统燃油车、转型迟缓的企业,将面临“单车达标”但“企业平均超标”的窘境,其产品销量和企业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制约,甚至可能被淘汰出局。

供应链价值重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如电池、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地位将急剧上升,成为车企争相合作的对象。而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供应商,则必须加速向混动、增程式或零排放动力系统转型,否则将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

3、市场与产品策略的根本性调整:

产品组合策略成为核心竞争点:未来,商用车企在销售端将不再只是“卖车”,而是“卖组合”。它们需要精心计算和规划每一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以确保全年企业的平均排放达标。这可能导致车企在销售端采取更灵活的策略,例如捆绑销售、对高排放车型进行限产或对零排放车型进行让利促销等。

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为了快速降低平均排放,车企可能会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如建立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公司、推广车电分离、氢燃料电池租赁等服务,从单纯的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对货车司机的直接影响

政策的每一次升级,最终都会传导到市场的终端用户——货车司机。国七标准的实施,对司机群体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1、购车与运营成本的变化:

新车购置价格必然上涨:技术升级和新增的成本,最终必然会体现在新车的终端售价上。对于计划购买新车的司机而言,初始投入将显著增加。

新能源货车TCO(总拥有成本)优势凸显:虽然新能源货车购置价高,但其能源成本(电费 vs. 油费)和维护成本远低于燃油车。在“双管理”模式下,新能源货车的产销量将激增,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降低其购车成本,并带动充电、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这将使得新能源货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TCO)对司机更具吸引力。

2、车辆使用与保值:

老旧车辆淘汰速度加快:为了配合国七标准的实施,各地政府必将加速淘汰国四、国五甚至部分国六排放的老旧车辆。这意味着,手中持有老旧车辆的司机,可能会面临限行区域扩大、年检愈发困难、二手车残值暴跌等问题,倒逼其提前更新车辆。

国六车成为“过渡”产品,保值率下降:国七标准一旦实施,国六车将迅速从“新车”沦为“旧标车”。其二手车的保值率将受到严重冲击,这对于计划短期内换车的司机而言,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3、运营场景与机遇:

新能源货车路权优势将持续扩大:为了推广新能源车辆,各地政府往往会对新能源货车给予更多的路权优惠,如不限行、不限号、可在城区特定时段和路段通行等。这将直接提升新能源货车的运营效率和接单能力,为司机带来更多收入。

催生新的就业形态:围绕新能源货车(尤其是换电和氢燃料)的运维、电池回收、加氢站运营等新业态将大量涌现,为货车司机提供了除传统驾驶之外的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商用车行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国七标准带来的深刻变革,商用车行业各方必须积极应对,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1、对车企的建议: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能源转型:将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提升到企业战略的核心位置,加大投入,尽快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覆盖从微卡到重卡、从短途到长途的全应用场景。

技术储备要“双线并举”:一方面,不放弃对传统燃油车技术的极致挖掘,以满足严格的单车限值;另一方面,要在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避免“单押”带来的风险。

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提前布局充换电网络、氢燃料电池的制储运加体系,以及车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服务,构建围绕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系统。

2、对司机的建议:

转变观念,理性规划换车周期:密切关注政策动向,不要急于在近期购买国六车辆。如果确有换车需求,应优先考虑技术成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新能源车型。

积极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主动学习新能源货车的驾驶、维护和简单故障处理知识,提升自身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力。

编后语:国七标准引入的“单车型排放限制”与“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双管理模式,是我国机动车排放管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但同时对于商用车行业而言,这是一场残酷但充满希望的“大考”。谁能最后取得好成绩,就看谁能率先行动起来了!


分享:
  • 程力集团连续八年荣登中国民企500强 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双榜单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在沈阳市共同举办以“携手优强同发展决战决胜促振兴”为主题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全国优强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会”,来自全国各行业数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程力汽车集团董事长程阿罗,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重要嘉宾,受邀参加颁奖盛典大会并上台领奖。

24小时购车热线: 马经理   138 7289 0055 (微信同号)